首页 > 修仙小说 > 梁山不老 > 第10章 招安惹的祸

第10章 招安惹的祸(第2/3 页)

目录
最新修仙小说小说: 云落流霞映山天三国秘事第二部英雄吁天录焕光划夜人在女尊战国,目标:大秦帝太后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综武:魏武遗风,夫人的香裙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三国:和貂蝉喝酒三国之制霸寰宇三国之天下布局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诸天,从神雕姐妹花开始青锋传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穿越大明:我才不做亡国太子呢皇天无极经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重生南美做国王

近,都要招回寨来赴筵”。可见,这次聚会不同一般。

重阳节是丰收之后祭祀天帝、祭祖的节日,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至宋代重阳习俗更为隆重,周密《武林旧事》卷三“重九”:“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梁山好汉虽处主流秩序之外,仍举行重阳节菊花会,可见对这一节日的重视。从中也可以窥探出宋朝重阳节的一些民俗。

一是赏菊。梁山上安排菊花会,以菊花布置了忠义堂,突出了菊花会的主题,要求全体头领都要出席。重阳节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的诗句,抒发了宋人品菊饮酒的乐趣。唐朝赏菊就已成气候,孟浩然在《过故人在》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道出人们念念不忘的是重阳节到来时要回来赏菊的心情。当然还有被宋江笑话的黄巢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仅描写了菊花开放在重阳节,而且展现出黄巢立志推翻唐王朝的雄心和自信。

二是头上戴菊花。宋江当场所作的《满江红》中写道:“鬓边不可无黄菊”,由此可知,即使不是出席菊花会的众头领每人都在鬓边插上了菊花,至少宋江本人是插了菊花的。重阳节头戴菊花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宋代盛行。书中记载林冲、徐宁等上层人士都有戴花的习惯。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戴菊花可以避难消灾。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三是喝菊花酒。宋朝重阳节已经不再是单纯祭祖的节日了,增加了美食佳酿的内容。菊花酒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此时,忠义堂外,遍插菊花,花香醉人。忠义堂内,肉山酒海,花团锦簇。真是酒的海洋,花的王国。诸位弟兄各依次坐,分头把盏。堂前两边敲锣击鼓,大吹大擂,语笑喧哗,觥筹交错,众头领开怀痛饮。马麟品箫,乐和唱曲,燕青弹筝,各取其乐。不觉日暮,宋江大醉(铁牛窃以为宋老大这是装的,按照惯例,再喝个半斤八两,他也醉不了)。

只听他醉眼迷离中,大手一挥,大呼一声:“取纸笔来!”

纸笔来了,一时乘着酒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震惊!败家子的私房钱比国库还多混沌弑神诀
返回顶部